10月20日至23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全会听取和讨论了习近平总书记受中央政治局委托所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为未来五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指明了方向。
全会召开后,学院党委迅速行动,通过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党委会等形式带头细学,各党支部依托“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形式广泛研学,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上来,将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学院高质量发展、服务宁夏地方产业发展的具体行动。
组织人事处党支部书记剡斌权:全会提出“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发展”,这一重要论述为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和师资队伍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在今后工作中,一要坚定不移实施人才强校战略,人才是学院发展的核心驱动力,我们必须围绕专业布局和区域产业发展,切实加强精准引才工作,真正把专业优势转化为服务区域发展的实践能力。二要深化教师评价改革,不断完善职称评审、岗位聘用、绩效分配等方面的制度机制,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全体教职工的工作热情和活力。三要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营造尊师重教良好氛围,持续压实部门服务保障职责,为广大教职工做好后援保障,加强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四要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强化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提升党支部组织力,使基层党组织成为教书育人的坚强战斗堡垒。同时以严明的政治纪律和规矩筑牢育人根基,深化师德师风建设,以优良党风带动教风学风。
学生工作部党支部书记高俊:通过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我深受教育,倍感振奋。全会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的战略部署,特别是对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和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深刻阐述,为我们做好新时代学生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结合学生工作部工作,我有以下几点体会:一要强化思想引领,把稳育人方向。学生工作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必须将思想政治建设放在首位。要创新方式载体,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青年,引导学生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筑牢信仰之基。二要提升治理效能,优化育人环境。要将国家治理现代化要求转化为学生工作实效。健全“三全育人”机制,优化管理服务流程,强化学风建设、心理健康、精准资助、职业规划等工作,为学生成长提供更加精细、温暖的服务保障。三要聚焦核心任务,培育时代新人。要牢牢把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全会精神融入学生成长各环节,激励学生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培养德才兼备、担当重任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下一步,学生工作部将持续深入学习领会全会精神,并将其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具体思路和务实举措,不断提升学生工作的质量和水平,为学院高质量发展和强国建设贡献学工队伍的坚实力量。
安全保卫处党支部书记纳伟: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报告明确提出“坚定不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把维护国家安全贯穿党和国家工作各方面全过程”,为校园安全工作锚定了方向。通过学习,我深刻认识到:安全是师生幸福感的基石,唯有将党的二十届四中精神转化为安全保卫的具体行动,才能让安全发展理念落地生根。一要进一步健全学院安全管理工作体系。坚持学院党委对安全工作的全面领导,完善安全三级领导体制、机制,构建全域联动、立体高效的校园安全防护体系。二要进一步增强维护学院安全能力。坚定维护国家政权安全、制度安全、意识形态安全、消防安全。加强安全教育,提高广大师生统筹发展和安全能力,增强师生安全意识和安全素养。三要进一步提高安全治理水平。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建立大安全、大应急框架,以科技赋能推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四是进一步完善学院安全治理体制。坚持依法治校,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校园安全治理制度,提升治理效能。我们将持续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推进“智慧安全大脑”建设,积极推进安全隐患排查整改,不断完善全域联动的安全治理体系,为学院高质量发展筑牢坚实的安全屏障。
纪委副书记张宁莉: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是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会议。作为高校纪委副书记,我深刻认识到,学习贯彻全会精神,不仅是政治任务,更是推进学院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提升内部治理效能的现实需要。我们要提高政治站位,带头学深悟透全会精神,准确把握“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强化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等重要要求,切实把纪律和监督挺在前面,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纪委作为党内监督专责机关,要聚焦主责主业,强化政治监督,确保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在高校落地见效。聚焦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师德师风建设等重点领域,加强监督检查,防范廉政风险,完善内控制度,堵塞管理漏洞,营造风清气正的育人环境。坚持以制度建设为抓手,健全校内监督体系,推动“四项监督”贯通协同,不断提升监督的精准性、实效性。巩固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成果,坚决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严查师生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不断提升学院治理效能。利用纪委会议、党支部会议等形式,强化政治学习和业务学习,不断提高自身政治能力和履职能力,自觉做到忠诚干净担当,以更加有力的监督保障学院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
公共学科部党支部书记孙敏: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为教育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一体推进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的部署,让我们深感使命在肩。我们将把学习宣传贯彻全会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推动支部党建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以理论武装筑牢思想根基,将全会精神纳入支部“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通过集中学习、专题研讨等形式,引导支部党员教师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聚焦公共课特色,打造“党建+课程思政”育人模式,在语文、美育、职业生涯规划等课程中融入工匠精神、乡村振兴案例,推动党的创新理论进课堂,为培养更多懂技术、善服务、有情怀的农林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贡献支部力量。
园艺工程系主任王晶: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结合学院转型升级,我深感使命在肩。园艺工程系沿枸杞产业链布局六个高职专业,正是服务宁夏“六特”产业、响应西部人才培养战略的生动实践。一要扎根宁夏,精准对接产业需求。重点构建覆盖枸杞全产业链的专业群,将人才培养深植于宁夏枸杞产业转型升级的沃土中,为产业输送“懂技术、会经营、能管理”的高技能复合型人才。二要深化融合,建好现代产业学院。推动校企实质协同,共建资源、共育人才、共攻难题,让学生在实践中成长,让教学在服务中增值,将产业学院打造成人才孵化与技术创新高地。三要瞄准本科,提升人才培养能级。强化“双师型”队伍,在更高层次上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模式,提升科研服务能力,培养本科层次技术骨干,为西部农林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我将与全系教师携手,以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引,紧贴区域实际,深化产教融合,为学院发展与区域人才培养贡献力量。
环境与资源工程系主任王文娟: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是在关键历史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系统擘画了未来一个时期国家发展与建设的宏伟蓝图。作为一位农林类职业院校的教师,我深感责任重大。全会对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合理利用提出了更高要求。这与环境与资源工程系专业教学和科研方向高度契合,我们将以全会精神为指引,调整和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强化学生在治沙造林、生态环境保护与监测、资源有效利用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为社会培养更多适应新时代需求的高素质专业技能型人才。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将全会精神融入课堂教学、科学研究和日常工作中。同时,积极强化学科建设与社会服务,推动农林学科交叉融合,并主动对接地方和企业需求,将知识和技术服务于社会。我们将以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引,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务实的作风,投身于农林教育事业,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农业强国而不懈奋斗。
水利工程系主任蔡莎: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为“十五五”时期发展擘画的宏伟蓝图,全会提出“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这一部署对水利职业教育意义深远。作为高等职业院校的一名教学管理工作者,我更加深刻认识到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的实施,亟需水利新质生产力支撑。未来,我们将紧扣这一战略,进一步优化专业布局。增设水利智能化、生态水利等特色课程,培养适应智慧水利建设的技术技能人才。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与地方水利部门、企业共建实训基地,将宁夏引黄灌区节水改造、水生态修复等实际项目融入教学,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一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立足宁夏水利实际,培养学生“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的治水理念。进一步转化为育人实效。为保障区域水安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输送更多高素质水利人才,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水利职教力量。
风景园林系主任王润生: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十五五”时期要坚持高质量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这与我院“产教融合、服务地方”办学理念高度契合。作为农林类职业院校教师,我们肩负着为生态文明建设培育技能人才的重任。全会明确“加快全面绿色转型、建设美丽中国”,为风景园林专业提供了广阔发展空间。我们将深植“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理念,在教学中强化生态文明教育,让学生扎实掌握生态修复、荒漠化防治、园林绿化等核心技能。围绕全会“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要求,主动对接地方产业需求,深化校企合作,通过共建产业学院、订单式培养、共享实训基地等方式,推动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添砖加瓦。作为职教人,我将以全会精神为指引,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坚守立德树人根本,培育更多兼具家国情怀、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在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中彰显职教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