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2025年全区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园林景观设计与施工赛项现场,学院风景园林系师生团队凭借独具匠心的“疗愈花园”设计,在30平米的有限空间内,呈现了一场五感交织的园林盛宴。2023级风景园林设计班王佳奇、苏建国、杜浩杨,以及24级园林技术3班赵金宏同学组成的参赛队伍,用创意与汗水诠释了“小小的花园,大大梦想”的深刻内涵。
五感交织,打造沉浸式疗愈空间
本次比赛中,师生团队以“疗愈花园”为主题,从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味觉五种感官体验出发,精心构建了一个充满温情与生机的小花园。
在视觉设计上,团队巧妙运用不同层次的绿色植物搭配鲜艳的花卉,形成色彩丰富的景观层次。缤纷的草本花卉相互映衬,打造出四季有景的视觉盛宴。同时,通过设置景墙、花架等园林小品,增加空间的趣味性和层次感。
听觉方面,团队在花园中设置了小型的流水装置,潺潺的水声如同一曲灵动的乐章,为花园增添了一份宁静与祥和。配合偶尔传来的鸟鸣声,营造出自然和谐的听觉环境,让置身其中的人能够放松身心,忘却烦恼。
嗅觉设计是此次“疗愈花园”的一大亮点。团队精心挑选了多种具有芳香气味的植物,让花园在不同的季节都散发着迷人的香气。这些香气不仅能够舒缓压力,还能唤起人们美好的记忆,达到疗愈心灵的效果。
触觉体验上,团队注重园林材质的选择和搭配。铺设了不同质感的地面材料,如柔软的草坪、温润的石板、粗糙的砾石等,让人们可以通过脚底的触感感受花园的多样魅力。。
味觉方面,团队在花园中种植了一些可食用的植物,如蓝莓、薄荷等。这些植物不仅为花园增添了一份生活气息,还让人们能够通过品尝新鲜的果实和香草,从味觉上感受自然的馈赠,进一步丰富了花园的疗愈体验。
团队协作,克服挑战展风采
在30平米的有限空间内营造丰富的五感体验,并非易事。参赛师生团队面临着空间规划、植物搭配、材料选择等诸多挑战。为了实现最佳的设计效果,师生们充分发挥团队协作精神,从方案设计到施工搭建,每一个环节都经过反复讨论和精心打磨。
在方案设计阶段,师生们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借鉴了国内外优秀的园林设计案例,结合“疗愈花园”的主题和五感体验的要求,多次修改设计方案。为了确保植物的生长效果和景观效果,他们深入研究了不同植物的生长习性和生态需求,精心挑选适合的植物品种,并进行合理布局。
施工搭建过程中,学生们不畏辛苦,全身心投入到花园的建设中。从平整场地、铺设基础到种植植物、安装小品,每一项工作都需要他们亲力亲为。面对时间紧、任务重的压力,他们相互鼓励,相互支持,凭借顽强的毅力和专业的技能,按时完成了花园的建设任务。
以赛促学,梦想从这里起航
此次参加全区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对于风景园林系的师生来说,是一次难得的实践锻炼和学习交流的机会。通过比赛,学生们将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提高了自己的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同时,与其他院校的参赛团队交流互动,让他们拓宽了视野,学习到了更多先进的设计理念和施工技术。
对于指导老师来说,带领学生参加比赛也是一次教学相长的过程。在指导学生的过程中,他们不仅巩固了自己的专业知识,还积累了丰富的实践教学经验,为今后的教学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小小的花园,承载着大大的梦想。风景园林系师生团队在此次比赛中展现出的创新精神、团队协作能力和专业素养,是学院多年来坚持以赛促学、以赛促教的成果体现。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他们将继续怀揣着对园林事业的热爱和梦想,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风景园林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