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宁夏水利学会首席专家薛塞光来到学院,以“从职业高校大学生成长为服务社会的工程师”为题,为水利工程系师生带来一场兼具实践深度与人生智慧的分享会。

   薛塞光拥有40余年水利工程实践经验,主持参与宁夏多项重大水利水电工程规划、设计与建设,获国家及自治区技术奖60余项,是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水利部“5151人才”。会上,他从个人经历与业绩出发,详解工作能力形成的八大核心维度,并结合宁夏区情,介绍黄河流域水资源分布、三大区域水利特点及“十五五”水利规划方向。

   薛老师通过“引黄灌区扬水泵站前池泥沙淤积研究”“量测水新技术推广”等四个典型案例,展现技术工作“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完整逻辑,强调“尊重自然规律+技术创新”的双重路径。针对学生成长,薛老师还提出“(扎实专业基础+行业需求洞察+工程短板导向+持之以恒)×终身学习”的成长公式,建议学生学好水力学、土力学等基础课程,树立“研究行业规律—定位社会需求”的正确成长路径。
  此次分享不仅为水利工程系师生提供了水利领域的专业视角,更搭建起职业教育与行业实践的桥梁,为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教师教学科研提供了重要参考。
(供稿部门:水利工程系)